天镇县光伏板下食用菌种植基地建成,农光互补模式助力土地利用率提升60%

大同新闻网 阅读:18 2025-05-12 15:22:28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为重要议题。天镇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创新农业发展模式,成功建成了一座光伏板下食用菌种植基地,实现了农光互补,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,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天镇县位于山西省北部,地处黄土高原,土地资源丰富。然而,由于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限制,传统农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。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,增加农民收入,天镇县积极探索农光互补模式,将光伏发电与食用菌种植相结合,实现了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。

据了解,该光伏板下食用菌种植基地占地约100亩,总投资约5000万元。基地采用先进的农光互补技术,将光伏板与食用菌种植相结合,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更大化利用。在光伏板下,食用菌种植所需的光照、温度、湿度等条件均得到满足,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。

在基地建设过程中,天镇县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。通过引进先进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和设备,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。同时,基地还与科研机构合作,开展食用菌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,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支持。

农光互补模式在土地利用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与传统农业相比,光伏板下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土地利用率提高了60%。这意味着,在相同面积的土地上,可以种植更多的食用菌,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。

此外,农光互补模式还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,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。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,可以有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,降低环境污染。同时,食用菌种植具有周期短、效益高、市场需求稳定等特点,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。

在基地建成运营后,天镇县积极推广农光互补模式,吸引了周边地区农民前来参观学习。许多农民纷纷表示,这种模式既环保又高效,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农光互补模式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,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。基地建成后,吸引了大量农民参与食用菌种植、管理等工作,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。

总之,天镇县光伏板下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建成,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。农光互补模式的成功实践,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我国应继续探索农光互补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,为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、农村繁荣贡献力量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大同新闻网立足大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全景,提供实时新闻、民生服务与政民互动,打造一网知大同的数字化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