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灵秧歌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,百名传承人培养计划正式启动

大同新闻网 阅读:42 2025-09-17 19:01:39 评论:0

近日,我国广灵秧歌戏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标志着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可与保护。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,广灵县文化部门联合相关机构,正式启动了百名传承人培养计划。

广灵秧歌戏起源于明代,流传于我国山西省广灵县,是一种集唱、念、做、打于一体的地方戏曲。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。此次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,不仅是对广灵秧歌戏艺术价值的肯定,更是对广灵县乃至整个山西省传统文化的极大鼓舞。

广灵秧歌戏的传承与发展,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的辛勤付出。为了使这一传统艺术得以延续,广灵县文化部门精心策划了百名传承人培养计划。该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培训、实践锻炼、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,培养一批具备较高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广灵秧歌戏传承人。

据悉,此次培养计划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。之一阶段为集中培训,主要针对广灵秧歌戏的基础知识和表演技巧进行系统教学;第二阶段为实践锻炼,学员将深入基层,参与各类演出和宣传活动,提高自己的舞台实践能力;第三阶段为交流互动,广灵秧歌戏传承人将与其他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,拓宽艺术视野。

为确保培养计划取得实效,广灵县文化部门将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和财力。一方面,邀请国内知名广灵秧歌戏艺术家担任授课教师,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;另一方面,搭建实践平台,为学员提供丰富的舞台实践机会。此外,广灵县还将加强与高校、科研院所的合作,共同推进广灵秧歌戏的传承与发展。

百名传承人培养计划的启动,对于广灵秧歌戏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一方面,它可以提高广灵秧歌戏传承人的综合素质,为广灵秧歌戏的繁荣发展提供人才保障;另一方面,它有助于扩大广灵秧歌戏的影响力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广灵县在传承广灵秧歌戏的过程中,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他们不仅注重传承人培养,还积极推动广灵秧歌戏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企业,让广灵秧歌戏走进千家万户,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。

总之,广灵秧歌戏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,百名传承人培养计划的正式启动,标志着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广灵县文化部门和广大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,广灵秧歌戏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,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作出新的贡献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大同新闻网立足大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全景,提供实时新闻、民生服务与政民互动,打造一网知大同的数字化窗口